一个乡村儿童艺术馆的实验(图)

发布时间:2018-07-13 17:24:00|  来源:game365-bet5365.tw

一个乡村儿童艺术馆的实验(图)

恩施日报记者 黎袁媛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蓝薇姐姐”和孩子们一起包粽子

“蓝薇姐姐”和孩子们在一起

“蓝薇姐姐”和孩子们在一起

  由于硬件设施条件不足,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许多农村孩子没有机会接触专业艺术教育。在恩施市白杨坪镇,果糖大地艺术馆像一团小小的火焰,为那里的孩子们点亮了艺术之光。

  撒下艺术种子

  “很有收获,教的方法很受用。”7月7日,家长李秀丽在恩施市白杨坪镇果糖大地艺术馆观看完全国知名幼教专家尤卫华先生的公益讲座后,颇有感触。讲座由果糖大地艺术馆组织,每逢周末,镇上及周边村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一起学习、玩耍。

  这个名字甜美的艺术馆是“蓝薇”和朋友们一起创办的乡村儿童公益艺术机构。

  见到“蓝薇”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人都会被她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所打动。她的真名叫向光琼,1987年出生于鹤峰县燕子村一个农民家庭,如今是州国税局一名“女税官”。9年来,她从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参与为恩施山区贫困学生申请学习生活用品的“麦田计划”,从参与灾后重建到亲身参与建设……她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曾给予自己的爱。

  一次在白杨坪举办的公益艺术夏令营之后,她和伙伴们萌发了把艺术培养活动固定下来的想法。作为一个一路拿着助学金和奖学金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农村孩子,她知道孩子们文化生活的贫瘠与内心的渴望。

  资金是几个伙伴自费,房子是租的老屋,家具是淘的二手货,教具来自赞助,老师全由义工兼任……2016年10月,果糖大地艺术馆正式运营。此后每个周末,向光琼都会来做志愿者,陪孩子们阅读、游戏、画画,一起体验各种艺术活动。

  一开始,镇上的居民是半信半疑的,觉得这个艺术馆一定带有目的性,或者是个托管班。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馆以各种各样的活动取得了人们的信任。

  以“春耕”“我的小小情绪”“折纸的世界”“生命·文化”等不同主题的“周末作坊”;以“探访老街摄影营”“野趣自然体验营”为主题的夏令营、乡土文化展;还有和父母一起出行感受自然野趣、一起包粽子、做月饼的亲子时刻……丰富的活动点亮了孩子们的生活,艺术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聚集到这里。

  2017年10月,镇上的居民李秀丽通过朋友介绍来到艺术馆,看到了“蓝薇姐姐”。“对细娃儿很有耐心,脸上时刻挂着暖人笑容,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油然而生。”如今,孩子放假来学习玩耍,她自己有空也来参加家长交流会和亲子夏令营,成了“果糖”的忠实粉丝。

  “最开始每周搞两场活动,现在最多的时候每周四场活动,还举办了一些乡土文化艺术展及主题夏令营。我们希望为乡村社区儿童提供立足乡土文化和自然的艺术平台,激发儿童的个体自信和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认同。”向光琼说。

  如今,艺术馆的各种展览都是由孩子们自己策展,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像力及艺术天分。

  大好的节假日都用在了这里,收获了什么?很多人曾这样问过这里的志愿者。

  向光琼说,在自己看来公益只不过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就像有的人喜欢摄影,有的人喜欢写作,有的人喜欢唱歌跳舞是一样的道理。更何况,身在其中,也会有许许多多美好和回馈。

  今年6月,艺术馆组织孩子们到州文化中心博物馆参观,活动通知发出去之后,有三十多个孩子报了名,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四岁。孩子们一路欢歌笑语,下车时,最小的那个孩子对向光琼说:“我觉得车里有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这句“很美妙”让她感动无比。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就是艺术馆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加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艺术馆开展的绘画、戏曲、手工制作、摄影等各种艺术门类越来越丰富。

  州摄影家协会会员、向光琼的同事周阿寒参加过艺术馆十多场活动。她说,真正地参加到活动中去,能够深切地体会志愿者和孩子们之间的真情。在一次《我从哪里来》的主题工作坊中,有个孩子在课堂上脱口而出:“我们都从蓝薇姐姐肚子里来,蓝薇姐姐就是我们的妈妈。”

  去年年底,恩施市实验小学老师唐敏应向光琼之邀来到果糖大地艺术馆,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京剧课。

  “中国戏剧博大精深,要用一堂课的时间培养起孩子们对戏剧的爱好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当天的京剧课,唐敏选择的是京剧脸谱;耍耍课上,她带着孩子们从鼓、锣、钹、马锣等乐器节奏入手。一堂课下来,不少孩子能四人合奏出一段完整的耍耍配乐。

  “孩子回来给我展示她自己做的京剧脸谱,还给我表演京剧桥段。”家长们欣喜地感受着孩子的变化,原先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孩子,现在不仅表现力增强了,而且和父母的分享沟通也更多了。

  爱心在不断放大。一次活动结束后,本来已经离馆回家的孩子们突然又返回。原来,他们将老师教他们做的手工艺品卖了100多元买了文具用品,因为他们得知“蓝薇”第二天要去更偏远的乡村学校给贫困学生发放物资,托她将这些东西带去送给那些孩子。

  “他们不仅是公益活动的获益者,也被公益活动感染成更有爱心的人。”向光琼说。

  静待慢慢成长

  近年来,作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恩施市根据“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范围,结合本地民族文化特色实际,自(创)选17个子课题,明确内容和目标。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办了涉及音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美术等培训班。

  据了解,在全市农村中小学中,艺术专职老师仅28名,其中音乐老师18名,美术老师10名,全市农村学校艺术教室覆盖率为66%,音乐器材和美术器材均达到全覆盖。有教室、有器材,缺乏老师成为全市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硬件设施条件相对不足,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对艺术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都是全市在推进农村艺术教育中所面临的几大问题。我们很支持类似“果糖”这样的公益单位加入到农村艺术教育中来,为农村艺术教育添砖加瓦。”恩施市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科科长李显春说。

  “学校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室,也没有专职老师,加上平时文化课负担重,艺术课程往往是照本宣科。”恩施市芭蕉玉露小学校长赵艳平坦言,“差老师”成为农村艺术教育最大的“拦路虎”。

  “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还有电子琴、小提琴等音乐器材,就是没有专门的艺术老师来教,所以平时上音乐课都是学生坐在教室里跟着电脑学唱歌。”恩施市太阳河乡梭布垭小学校长宋功贵说。

  和“果糖”合作,白杨坪镇蓼叶小学开设了首个“第二课堂”,果糖的老师每个星期三下午给孩子们上艺术实践课。“每次来上课孩子们都很开心,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们下学期准备长期开办‘第二课堂’,让学校的年轻老师都参与进来。”校长罗浩说。

  而对于艺术馆本身来说,最大的困惑在于如何持续运转,人员和资金问题也一样存在。

  目前,艺术馆只有两名全职老师,兼职老师依靠着社会上各种热心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有大学学生,有专职老师,有其他有专长的社会热心人士。经费上并没有固定来源。没钱没人,项目发展受局限。

  同时,艺术馆在远期目标上,是选择“小而美”还是“大而强”,深耕还是扩展,也困扰着志愿者们。向光琼坦言,最初项目选择白杨坪是想先做一个试点,然后复制推广。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三两年能见成效的,这可能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沉下心慢慢做、往深度做,在别的地方复制和推广还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

  “就像一朵花,一棵树,这是一段必经的成长过程,和孩子们一样。”向光琼说。

(值班总编:瞿照坤 编审:程玲 编辑:李晋升)

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